首页l资讯国内国际军事 娱乐明星综艺旅行 体坛足球篮球体育 科技汽车IT 业互联网+ 财经房产理财股票商机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2023-01-16 16:54:57浏览:74编辑:休闲乐趣

" 消灭人类暴政,世界属于三体!"

" 降维打击!二向箔!"

" 这是计划的一部分。"

……

即使你没看过《三体》原著,但一定听过它的故事,或者亲手在公屏上打出过它的出圈梗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《三体》作者刘慈欣知名表情

作为国产科幻之光,《三体》不仅拿下雨果奖,更是唯一一个在全球范围大卖特卖、圈粉无数的中国科幻 IP。

与之相对的是影视化的困难重重——立项诸多,鸽了又鸽,每一版预告都被盘出了浆,然而成片质量还赶不上粉丝的玩梗自制。

在多年的等待中,粉丝的心态从翘首以盼发展到几乎麻了 ……

但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,一大波人的闻风而动还是出卖了内心的渴望。

今天,由腾讯视频出品的剧版《三体》历经七年,千呼万唤始出来。

还记得前两天定档时,我的朋友圈瞬间刷屏,今天一看,鹅的站内预约量也高得夸张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顶流,懂?

同样夸张的还有追剧群众的内心拉扯——

上一秒:预告不错,期待拉满!

下一秒:保持理智,拒绝打脸!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是我本人了!

作为原著党,院长实在太懂这种在两种心情里反复横跳的感觉。

一边是担忧,一边是期待;一边心知这个故事太难还原,一边希望懂它的人能好好珍视。

有幸的是,院长前几天参加了提前放映,今天再捏着一把汗看完前四集后,惴惴的心暂且落地。

先让我吼一句:i 三体们,结束脱水,放心浸泡,迎接我们的追剧恒纪元!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《三体》改编之难,首先难在基本的一点——" 尊重原著 "。

小说世界观庞大,叙事严丝合缝,有很多伏笔甚至贯穿三部曲,引起巨大的 " 蝴蝶效应 "。立意也深刻,有关宇宙的思考、人性的剖析,在读者脑海里展开了一场场颠覆认知的 " 宇宙大爆炸 "。

恰当的改编与原创必不可免,就怕魔改、拍得浮躁,使得人物与叙事逻辑不成立,那还不如" 不要拍摄!不要拍摄!不要拍摄!"

剧版《三体》看预告是很还原的,惊喜的是正片里,这份还原度并没有折损。

开篇看到那句名台词—— " 不要回答!不要回答!!不要回答!!!",谁的 DNA 狠狠动了?!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此刻,人类的命运就系于叶文洁纤细的手指上,然而她毅然按下回复键。

救 …… 一个动作,看得我头皮发麻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这是人类与外星人的第一次接触。

不久后,常伟思和汪淼的经典对话揭开了人类与外星人对抗的历史新篇章,也道出了 " 文明的毁灭和重生是种常态 " 这个主题。

" 整个人类历史也是偶然,从石器时代走到今天,都没什么重大变故,真幸运。

但既然是幸运,总有结束的一天。

现在我告诉你,结束了,做好思想准备吧。"

云淡风轻的一席话,不仅于故事意义深远,也曾在当年震撼我的三观。而这种不动声色的震撼之感,在剧中得到了有效呈现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很多人期待的名场景也一一上演,有些还突破了我的想象。

比如第二集的台球实验。

科学家丁仪和汪淼打了场台球,以模拟加速器中的粒子碰撞。

五次实验,虽然时间空间各不相同,但结果并无差别,黑球都将入网: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丁仪却提出了另一种结果:如果黑球的运行轨迹完全不同,或入洞、或偏离、甚至乱飞,飞出太阳系呢?

没有规律的台球运动,正是如今加速器中粒子碰撞的结果,颠覆了人类认知与基础物理学,由此呼应剧中反复提及的" 物理学不存在了 "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原著中这里对话颇多,本以为会进行删减,没想到还原度堪比 1:1 复刻,文戏做得比预期更细致严谨。

这段情节乍看是闲篇,其实很能体现原著写实的气质——不用强打高概念、大场面,通过角色们的唠嗑、对日常生活的观察,就能深入浅出地解释科学概念,甚至预言未来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当然,大场面也是必不可少的。最为瞩目的名场景要数三体游戏——故事中,人类通过 VR 游戏了解三体人以及他们居住的残酷星球。

原著第一部的大场面大多集中在游戏里,这便对剧版制作提出了要求。

从预告片花来看,效果不错。

脱水浸泡的经典梗出现了,看书时我曾按字面意思将脱水想象成人干,浸泡想象成 " 泡发 ",脑补了一场泡干蘑菇。

没想到,预告中的脱水是偏无机质的 " 蛹状物 ",残酷感更甚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浸泡则如顺着滑梯 " 下饺子 " 一般,省时省力,团队脑洞挺在线: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以及突破想象力的人列计算机——用三千万士兵来模拟 0 和 1 的二进制运算法则。看书时我就在想这能怎么拍?难不成真搞人海战术?

现在场景满足了我的设想,壮观感、威慑力扑面而来,就看怎么呈现 " 运算 " 这一过程了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和人列计算机一样,周文王、纣王、秦始皇等历史人物,朝歌的巨大单摆、金字塔,周文王背着的沙漏、占卜用的罗盘等重要道具,也是独属于中国科幻的壮丽想象。

预告里的人物建模介于真人和动画之间,属于我期待的 " 三体技术 ",道具质感看起来也不错。

从人到物到氛围,那股来自远古的厚重和苍凉的末世感都很在线。

只愿正片能保持水准,呈现一个不辱想象的 " 三体世界 "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其实,不管是中国影视还是中国科幻,难的都不是砸钱做特效,而是在每一个细节上用心。

看得出《三体》剧组不乏铁粉,前几集没什么细节纰漏,反透着与原著一一对应的亲切感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大刘探班剧组,大家都好激动

拿年代感的体现来说。

剧中两条时间线穿插行进,如果哪个服化道小细节出错,就很容易让人出戏。

带着火眼金睛去看,看到老式诺基亚彩屏手机和颇具年代感的聊天界面时噗嗤一笑,听到北京奥运新闻的广播又不由得回忆 2007 年的欣欣向荣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劳动号子与白桦林,崇山峻岭与白雪皑皑,则带出了红岸基地时期的凛冽肃杀——正是在那片林区深处,人类将要面对资源被觊觎的灾难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一些在原著粉心中形成情怀的细节,被具象化之后更为动人。

比如,汪淼用莱卡 M2 为杨冬拍下的生前影像,坚毅冰清: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比如,杨冬的遗书写在白桦皮纸上,字迹娟秀,字字戳心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还有一些容易错过的制作细节,当你发现后很可能会心一笑。

比如,片头设计暗藏伏笔,强烈建议书粉可以开始找彩蛋了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从相机变为眼球,暗示倒计时的存在

另外,OST 的歌词也处处呼应原著," 你赠我小宇宙 " 这句指代的是云天明送给程心的礼物?不管是不是,它都强烈呼应了我心中科学的浪漫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需要强调的是,《三体》并不是一部极其 " 难啃 " 的作品。它硬核的科幻背景和庞杂的信息量,固然为改编增加难度,但若能将故事讲述得流畅、人物塑造得丰满,它是极具魅力、令人难以舍弃的。

剧版改编比较聪明,上来先以悬疑画风打开,吸引观众眼球——

世界范围内出现多起物理学家自杀案件,引起了军方的重视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有迹象表明,他们的自杀都指向同一个未知原因,并牵扯到同一个组织——科学边界。

与此同时,纳米材料科学家汪淼的眼前出现了神秘倒计时。他求医无果,惊慌不已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倒计时的尽头是什么?

汪淼将如何面对这一切?

这是引起众多科学家们自杀的原因吗?

几个问号一抛出来,追剧群众的好奇心很快被勾起,随后剧情抽丝剥茧,从悬疑命案转向颠覆性的科幻理念。

自杀者之一,杨冬,在遗书上写着:

" 物理学从来就没有存在过,将来也不会存在。"

是物理学不存在,还是我们认为的物理学不存在了?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这个问题引出了人类以外文明的存在。正是这个未知文明不断展现所谓的 " 神迹 ",摧毁科学家们的认知,如汪淼眼前的倒计时,及杨冬进行不下去的微观粒子研究。

很是期待之后能跟随汪淼的视角,与他一起进入三体游戏,从惊慌失措转变为镇定坚韧,拨开迷雾寻找真相——

眼前的倒计时与科学家自杀迷案逐渐拼出完整的拼图,而观众也将在一过程中慢慢悟出 " 克苏鲁谜团 " 后的秘密,体验破解谜题的爽感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对于了解全过程的原著党来说,看第一集时可能会觉得节奏略慢,好在后几集铺垫完成,渐入佳境。而对于路人观众,剧情走向相当友好,既有神秘感和悬念又不必担心看不懂。

作为《三体》的精神股东,院长乐于看到更多路人入坑,当然也更期待后面剧情起飞,震撼我一脸。

除了剧情改编,另一个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点是选角。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汪淼、史强、丁仪 ……

说实话,这也是我最担心的一环。

看剧之前曾设想过谁更贴脸,也担心有人拉胯,看剧之后反而有不同收获。

首先,细致的服化道为演员的 " 贴脸 " 加分不少。

汪淼作为处于混乱中的科学家,发型经常是自己随手一抓: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叶文洁的青年和老年时期,年龄不同,但形貌气质上有共通之处: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而汪淼身上的学术气质,丁仪的科学怪人感,叶文洁、申玉菲脸上深不可测的故事感,竟然都能一眼 get 到!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真的很喜欢陈瑾老师!

于和伟饰演的史强曾引起很多讨论。

在小说中,史强并非主角,但作为地表最强辅助,他却几乎人见人爱,在危机四伏中带来难得的松弛感,增加了人情味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我曾担心于和伟身型不壮、警区 " 老油条 " 感不足。

但看了剧发现,他除了外形怎么糙怎么整,还抓住了人物粗中有细,精神坚毅的内核。

演技弥补了形貌上的差距,气质也拿捏到位。

不论是" 邪乎到家必有鬼 "的民间智慧,还是" 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战胜过 "的坚定信念,大史这几句经典台词是对味的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林永健饰演的陆军少将常伟思,也有不少人担心会出戏吧?

科科,想多了。

他劝说汪淼加入科学边界当卧底的情节,小眼睛里的锐气、恩威并施的压迫感足足的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可见,不管演影视还是演小品,好演员是担得起众望的。

同样,不管改编成什么类型,真正优秀的作品都是值得被珍视、也值得被期待的。

自打腾讯视频的《三体》官宣后,我的行程似乎被打乱了,忙碌程度指数上升。

反复盘物料,看剧抠细节,闲着没事就和书粉朋友们激情讨论一波 ……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是我本人了 ......

相信无数原著党和我一样,眼睛都在盯着剧集乃至所有创作者。

并非出于严苛的要求,相反,《三体》书粉是相当宽容的——正因为读过小说,才深知改编难度。有时甚至觉得只要尊重原著,拍出来就是胜利。

毕竟,将抽象、充满留白的文字,将科学的浪漫化为具象的画面,该需要多强大的想象力和技术?

《三体》的世界观是宏大而浪漫的,打造《三体》却是细微而枯燥的。

如今剧版的呈现当然不算尽善尽美,比如叙事节奏可适当调整,有些后期特效可更加细化。

但从细节中仍可窥见剧组的诚意,还常常有 "i 三体 " 现实面基的快感。

苦等七年,《三体》终于成了?

无论如何,都希望《三体》能越来越好。

还记得那句 " 给岁月以文明,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",赞扬了脆弱而灿烂的宇宙文明,是大刘写给人类的勇气赞歌。

或许,我们也可以理解成——

有了内容创新,才会延长一部作品的生命,每一步努力都会烙下脚印。

接下来,剧中还有多场重头戏待上演:" 秦始皇 " 会怎么使用人列计算机?外星人危机是什么?被视为 " 虫子 " 的人类如何反击?

i 三体!现在开始 " 脱水 " 等更新 ……

精彩推荐
猜你喜欢
商机推荐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客服QQ

Copyright © 2018-2020, 今日网络热点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. 信息侵权、举报:853029381@qq.com

免责声明: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今日网络热点对此不承担责任.